病毒性食管炎

病毒性食管炎

概述: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食管为疱疹最常受累的内脏器官,虽身体其他部位无疱疹病毒感染亦可发生。常见为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带状疱疹感染食管不常见,但仍可发生。在一篇复习10年内3911次尸检中,发现有50例病人有组织学依据的食管疱疹性病毒感染,包括单纯性或带状疱疹,他们均未怀疑累及内脏。感染常伴有潜在的恶性新生物。事实上疱疹病毒可感染任何受伤的组织。Dipalma等(1984)报道单纯性疱疹性病毒食管炎发生在无免疫抑制但有食管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

病因

病因:病毒性食管炎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疱疹病毒感染亦常见于衰弱或免疫抑制病人,尤其是患淋巴瘤、白血病的病人。大体病变,常见有食管溃疡,约占80%,溃疡可自显微镜所见至数厘米大小,常为表浅溃疡,累及食管上部、下部或全食管。显微镜下细胞学检能明确决定磨砂玻璃样细胞核内包涵体。组织活检可同时发现念珠菌与疱疹病毒感染。在疱疹病毒感染部位可见血管栓及梗死。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疱疹病毒累及食管常无症状,也可有胸骨后烧灼痛吞咽困难。以及皮肤带状疱疹,白细胞减少,低血清蛋白及低γ球蛋白水平。出血性肺炎及肝脏受累有时与食管感染同时存在。

并发症

并发症:食管黏膜出血、食管瘘及病毒扩散引起感染。晚期合并症为食管狭窄。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本病确诊需要细胞学、病理学和病毒培养检查。利用毛刷细胞学采集标本,在鳞状上皮细胞内找到包涵体,24h可获结果。利用纤维胃镜在溃疡边缘处取材活检阳性率高。病程晚期取材难度大,利用病毒培养可在24~72h获得结果。
    2.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可作出诊断。免疫组化染色用福尔吗啉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用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多克隆抗体、多抗体ABC法进行;原位杂交用单纯疱疹病毒DNA探针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病变上皮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巨细胞包涵体等均呈强阳性,原位杂交见细胞核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食管病变不易与念珠菌感染中斑蚀灶和溃疡区分,但病毒感染的特异放射线所见曾被描述为孤立性散在的多处溃疡。
    2.内镜检查  疱疹性食管炎可见食管炎呈小水疱及圆形腐蚀灶。

诊断

诊断:衰弱或应用免疫抑制病人出现胸骨后烧灼痛吞咽困难,要想到疱疹性食管炎。在一般情况允许情况下行X线检查和内镜活检检查确诊。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

治疗:健康人患疱疹性食管炎为自我限制性感染,仅给予对症治疗。有免疫抑制及衰弱的病人,感染严重,应将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化学治疗药暂停使用或减少剂量,营养支持以改善防御机制。应用抗疱疹病毒药物有碘苷(疱疹净)、阿糖胞苷、阿昔洛韦等。

预后

预后:因本病主要为自限性疾病,上述症状可在数天内消失。

预防

预防: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